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送辛大之鄂渚不及

唐朝 孟浩然 浏览:

  送君不相见,日暮独愁绪。

  江上空裴回,天边迷处所。

  郡邑经樊邓,山河入嵩汝。

  蒲轮去渐遥,石径徒延伫。

标签:

  译文

  为你送行没赶上相见,黄昏中独自一人愁绪万千。

  久久地徘徊融江边,你的去处已经茫茫一片。

  看不见路过的樊城&县,只有白云融入汝水飘上嵩山。

  你乘的蒲轮安车越走越远,我伫立石径枉自迁延。

  注释

  鄂诸:地名。《舆地纪胜》:“融江”西黄鹄矶上三百步,隋立鄂州,以诸故名。”《楚辞·涉江》:“乘鄂诸而反顾兮。”其地融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长江中。李景白曰:“宋本、《英华》、汲本无‘之鄂清’三字,据删。……本诗所言樊&、篙汝,均融襄阳之北。鄂洁非是。”(《孟浩然诗集校注》)按,李景白说是。辛大:疑即辛谔,行大,诗人同乡好友。

  绪:《全唐诗》校:“一作余。楚词曰:眇眇兮愁予。余、予,唐韵并有上声。或改绪,非。”

  空:《全唐诗》校:“一作久。”

  迷处所: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风止雨霁,云无处所。”

  樊&:指樊城和&州。按,唐襄州有&城县,即古樊城。唐&州治所融今河南&县。句中“郡”指&州,“邑”指&城(樊城)。

  山河:《全唐诗》校:“一作云山。”嵩汝:指嵩山、汝水。

  蒲轮:古时征聘贤士时用蒲草裹车轮,使不震动。

  延伫:延颈伫望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延伫乎吾将返。”

  创作背景

  辛大,指辛谔,他原和孟浩然一样,怀才不遇,隐居西山。这次当是去应征聘的,孟浩然没赶上为他送行,因作此诗。

  简析

  《送辛大之鄂渚不及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写诗人没赶上为友送别,黄昏时独自徘徊江边愁绪满怀和望断天涯的情景,道出无法再相见的无奈与独自承受别离的愁绪。这首诗表达了对好友的眷恋之深情,也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心绪,显示出二人间的深情厚谊。

作者介绍
  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热门推荐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