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饮酒·其九

陶渊明 浏览:

  清晨闻叩门,倒裳往自开。

  问子为谁与?田父有好怀。

  壶浆远见候,疑我与时乖。

  褴缕茅檐下,未足为高栖。

  一世皆尚同,愿君汩其泥。

  深感父老言,禀气寡所谐。

  纡辔诚可学,违己讵非迷。

  且共欢此饮,吾驾不可回。

标签:

  译文

  清早就听敲门声,不及整衣去开门。

  请问来者是何人?善良老农怀好心。

  携酒远道来问候,怪我与世相离分。

  破衣烂衫茅屋下,不值先生寄贵身。

  举世同流以为贵,愿君随俗莫认真。

  深深感谢父老言,无奈天生不合群。

  仕途做官诚可学,违背初衷是迷心。

  姑且一同欢饮酒,决不返车往回奔!

  注释

  倒裳(cháng):倒着衣服,忙着迎客,还不及穿好衣服。

  好怀:好心肠。

  乖:违背。

  褴(lán)缕:无缘饰的破旧短单衣,泛指破烂的衣服。

  尚同:同流合污。汩(gǔ):搅混。

  禀气:天赋的气性。

  纡(yū)辔(pèi):拉着车倒回去。

  讵(jù):岂。

  创作背景

  陶渊明的组诗《饮酒二十首》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,而是诗人借酒为题,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,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。他在第二十首诗中自言“但恨多谬误,君当恕醉人”,可见其用心的良苦。关于《饮酒二十首》的写作年代,至今尚无定论。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:元兴二年癸卯(403)说、元兴三年甲辰(404)说、义熙十年甲寅(414)说、义熙二年丙午(406)说、义熙十二三年(416、417)说、义熙十四年戊午(418)说,此诗为其中第九首。

  简析

  《饮酒·其九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前六句写诗人的住所清晨被扣门一事,原来是淳朴的田父带着善意而来,让诗人怀疑自己是否与时代脱节:这种淳朴热情现在还存在吗?中间四句是田父劝说诗人顺应潮流,融入世俗之中,就不会处于陋居之中了;后六句都是诗人的回答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选择的归隐之路的坚守。这首诗语言冲淡,在劝答间表现出诗人对本心的坚守、对自我信念的捍卫,显示出对精神自由和个性独立的追求,绝不与世浮沉。

作者介绍
  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说名潜,字渊明)号五柳先生,私谥“靖节”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
热门推荐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