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唐朝 罗隐 浏览:

  天赐胭脂一抹腮,盘中磊落笛中哀。

  虽然未得和羹便,曾与将军止渴来。

 

标签: 咏物 寓理

  《梅》赏析

  “天赐胭脂一抹腮”,首句描写梅子熟透的颜色,犹如上天钦赐,赛若胭脂,涂抹美人脸庞,白里透红,惹人爱怜。

  “盘中磊落笛中哀”,此句应用典故《梅花落》借指梅子,著名的古代笛子曲代表作《梅花落》,为汉乐府中二十八横吹曲之一,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唐宋元明清数代一直流传不息,含蓄深沉,曲调委婉,令人感伤。“磊落”是形容梅子的形态圆转明亮,错落分明。大意是:(同样都是梅),梅子在盘中显得圆润可爱,磊落圆转,然而笛子曲《梅花落》却也让人感伤。

  “虽然未得和羹便”,“和羹”典故出自《尚书书·说命下》殷高宗武丁任命傅说时所说的话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”,孔传:“盐咸梅醋,羹须咸醋以和之。”,后来用“和羹”和“盐梅”借指国家治理的栋梁之才。此举意思为:梅子没有得到成为栋梁的机会。

  “曾与将军止渴来”,此典故出自众所周知的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传》“望梅止渴”的故事:“曹操行军至含山,军士皆渴,因指山上梅林,渴遂止。”。看来梅子虽小,可是还可以起到很大的用处,曾经帮助魏武帝曹操稳定军心,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
  《梅》这首诗词,浅显直白,看似描写梅子,实际上是自我聊慰,人生就像梅子一样,放在位置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。梅花品格高洁,天赐胭脂色,超凡脱俗,然后结成果实命运各不相同:盛在盘中,待客佳品,磊落大方,酸甜适宜;谱曲吹笛,落梅兴叹,难免忧伤悲哀;若作和羹,自然可以调理的酸咸适中;再不济,也可以成为曹操激励人们意志的佳物。

  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,虽然命运多舛,没有得到赏识,成为栋梁之才,治理国家,可是诗人得失随缘,生性豁达,豪迈洒脱,不以为意,不管处在何种境地,都会坦然面对。从《梅》诗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和启发,不要时长怨怪命运不济,而是要乐观开朗,积极对待,说不定会有一番大的作为。

作者介绍
  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
热门推荐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