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阴山,自以为大。高百丈,浮云为之盖。
仙人欲来,出随风,列之雨。
吹我洞箫,鼓瑟琴,何訚訚!
酒与歌戏,今日相乐诚为乐。
玉女起,起舞移数时。鼓吹一何嘈嘈。
从西北来时,仙道多驾烟,乘云驾龙,郁何蓩蓩。
遨游八极,乃到昆仑之山,西王母侧,神仙金止玉亭。
来者为谁?赤松王乔,乃德旋之门。
乐共饮食到黄昏。多驾合坐,万岁长,宜子孙。
《气出唱》译文
华阴山,自认为自己是很大的山。它身高百丈站在浮云下。
听说仙人将从那里来,我忙出迎风雨全不怕。
吹起洞箫,弹起瑟琴,周围仿佛有香气飘洒。
备上好酒,备上歌舞,今天乐迎不含一丝假。
玉女起身歌舞已多时,乐队伴奏热烈在吹打。
他们从西北方来,仙人们多驾着云雾,或乘云,或驾龙,场面十分壮观。
他们遨游于八方之外,来到了昆仑之山,那是西王母的居所,也是神仙们居住的金止玉亭。
来的人是谁呢?应是王乔赤松子,他们走进功德圆满家。
与他们一同欢宴,知道黄昏时分,大家围坐在一起,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光。愿这样的欢乐能持续万年,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。
《气出唱》注释
气出唱:一作“气出倡”,乐府旧题。
华阴山:华阴县南的西岳华山。
訚(yín)訚:香气浓郁的样子。一作“闾闾”。
嘈嘈:热闹的声音。
蓩(mǎo)蓩:茂盛的样子。
《气出唱》赏析
这首诗巧妙地编织了一个与仙人共饮、共舞、鼓瑟和鸣的梦幻场景,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长生不老、升仙之梦的深切企盼。诗中,华阴山以其“高百丈”的雄伟身姿傲立,浮云为之环绕,仿佛天然的华盖,为读者描绘出华阴山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。而“出随风,列之雨”则预示着仙人即将驾临,他们以呼风唤雨的宏大场面,展现出超凡脱俗的仙人之姿。
当“吹我泂箫,鼓瑟琴”的仙乐响起,整个场景被欢愉和谐的气氛所笼罩。玉女翩翩起舞,持续了数时之久,而鼓乐之声则如“嘈嘈”般热烈,让人心潮澎湃。从西北而来的仙人,驾云乘龙,气势恢宏,他们的到来让整个场面更加热闹而和谐。诗人通过“何闾阁”、“何嘈嘈”、“何蓩蓩”三个词,层层递进地渲染出这场盛会的热闹与和谐,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与宾主同欢。
随着仙人们的遨游,他们来到了昆仑山,西王母的居所,那里的“金止玉亭”展现出瑶池的富丽堂皇。诗人在这里以仙境的缥缈欢愉为背景,寄托了自己对天下统一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。而“万岁长,宜子孙”的祝愿,更是表达了对这种和谐、繁荣场景能够世代相传的祈愿。
整首诗语言委婉而含蓄,通过描绘仙境的欢愉,传递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精神解脱的渴望。这不仅是对长生不老、升仙之梦的向往,更是对现实世界中和平、繁荣的期盼。
《气出唱》创作背景
气出唱,被宋人郭茂倩收入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相和曲》。李善注引《歌录》:“古相和歌十八曲,《气出》一,《精列》二。《魏武帝集》有《气出》《精列》二古曲。”曹操这三首诗都是游仙诗,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