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淮上渔者

唐朝 郑谷 浏览:

  白头波上白头翁,家逐船移江浦风。(江浦风 一作:浦浦风)

  一尺鲈鱼新钓得,儿孙吹火荻花中。

标签:

  赏析

  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,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。此诗情理兼备,意境高雅,一幅自然和谐、闲适安逸的垂钓图表现了渔者生活的乐趣。

  “白头波上白头翁,家逐船移江浦风。”描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渔父,以船为屋,以水为家,终日逐水而居,整年出没于江河水面,飘泊不定,饱受江风吹袭,为衣食而奔波劳苦。其中“白头波上白头翁”连用两个“白头”,是为了强调老渔父如此年纪尚飘泊打鱼,透露出作者的哀叹之意。写渔人之“渔”,表现了渔者搏击风浪的雄姿,洒脱、利落。“家逐船移江浦风”写渔人之“归”,对于渔人而言,家就是船,船就是家,故注一“逐”字,有一种随遇而安、自由自在的意味。

  “一尺鲈鱼新钓得,儿孙吹火荻花中。”这两句生活气息浓郁,但于其中也隐隐透出一缕清苦的况味,渔人终日以渔为业,吃到鱼也并非易事。其中“一尺鲈鱼新钓得”写渔人之“获”,“新钓得”三字完全是一种乐而悠哉的口吻,其洋洋自得的神情漾然纸上。“儿孙吹火荻花中。”写渔者的天伦之“乐”,优美的自然环境烘托了人物怡然的心情。尤其是一个“吹”字,富有野趣,开人心怀,那袅袅升腾的青白色炊烟,那瑟瑟曳动的紫色获花,再加上嘻嘻哈哈、叽叽喳喳的稚言稚语,和着直往鼻孔里钻的鱼香,较为安定的王朝周边地区构成了一个醉煞人心的境界。

  译文

  无边淮河白浪滚滚,白发渔翁以船为家。水边轻风阵阵,渔船随处飘流。

  老渔夫刚刚钓得的尺把长的鲈鱼,儿孙们在荻花从中忙着吹火饮食。

  注释

  白头波:江上的白浪。

  白头翁:鸟类的一种,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。

  逐:跟随,随着。

  浦:水边,岸边,或为风的“呼呼”声。

  吹火:生火。

  荻(dí):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,形状像芦苇,花呈紫色。

  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当是郑谷于大顺景福(890—893)间游江南往返途中所作。

  简析

  《淮上渔者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这首诗写以捕鱼为业逐水而居的渔民生活。前两句写老渔翁整年累月生活在江水浪花上,全家人随着渔船在水上漂流,沐浴在水边的风雨里;后两句写当钓得一条肥美的鲈鱼后,全家老少便在荻花地里架起柴灶烹食,老老小小享受着劳动成果的愉快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不用典故、不事雕琢,诗风显得清新活泼、明白畅晓。

作者介绍
  郑谷(约851~910)唐朝末期著名诗人。字守愚,汉族,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。僖宗时进士,官都官郎中,人称郑都官。又以《鹧鸪诗》得名,人称郑鹧鸪。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,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。风格清新通俗,但流于浅率。曾与许裳、张乔等唱和往还,号“芳林十哲”。原有集,已散佚,存《云台编》。
热门推荐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