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浪淘沙·其三

唐朝 刘禹锡 浏览:

  汴水东流虎眼文,清淮晓色鸭头春。

  君看渡口淘沙处,渡却人间多少人。

标签: 写景 抒情 早教

  《浪淘沙·其三》译文

  汴水往东流去,河水泛着很细的水波纹,清清的淮河早晨显出鸭头绿的春色。

  您看渡口流水淘沙的地方,渡过了人世间多少人。

  《浪淘沙·其三》注释

  汴水: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,东流经安徽,至江苏入淮河。虎眼文:文通纹。形容水波纹很细。

  鸭头春:唐时称一种颜色为鸭头绿,这里形容春水之色。此诗言及汴水、清淮,刘禹锡曾于长庆年间任和州刺史,和州北临淮河流域。

  《浪淘沙·其三》创作背景

  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,且非创于一时一地。据诗中所涉黄河、洛水、汴水、清淮、鹦鹉洲、濯锦江等,或为辗转于夔州、和州、洛阳等地之作,后编为一组。与《竹枝词》相比,此组诗中民歌情味减少,文人气息增多。

  《浪淘沙·其三》简析

  《浪淘沙·其三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此诗生动地描绘出汴水和清淮的壮美景色,同时借渡口淘沙的情景,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。首联以富有动感的笔触,勾勒出汴水向东奔流的宏大画面;颔联将视线转向清淮,清晨的阳光下,淮水波光粼粼,犹如鸭头一般的春绿色;末二联则笔锋一转,将视线投向渡口淘沙的场景,渡口是人流汇聚的地方,也是人生百态的缩影。全诗既有诗歌的美感,又富于哲理,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。

作者介绍
  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热门推荐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