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春日山中对雪有作

唐朝 杜荀鹤 浏览:

  竹树无声或有声,霏霏漠漠散还凝。

  岭梅谢后重妆蕊,岩水铺来却结冰。

  牢系鹿儿防猎客,满添茶鼎候吟僧。

  好将膏雨同功力,松径莓苔又一层。

标签:

  译文

  雪花打在竹丛和树枝上,不时发出沙沙响声;浓密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,聚集在地面上。

  岭头的梅花已经凋谢,现在又好像重新开放了;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,却又结成寒冰。

  要把驯养的小鹿栓牢,严防它们乱跑而被雪天打猎的人捉去;将煮茶的壶水添满,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尝、吟诗。

  可以将春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;春雪过后,松间小路上的莓苔,将会更加浓密。

  注释

  霏霏漠漠:形容雪花密而无声。 散:飘散,指空中的雪。 凝:凝结、凝聚,指飘落后的雪。

  重妆蕊:指雪凝结在花谢后的梅枝上,好像梅花又重新开放了一样。

  岩水: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。

  鹿儿:驯养的小鹿。 猎客:打猎的人。

  鼎:古时一种炊器,多为三足两耳的青铜制品。 僧:和尚。

  膏雨:滋润土地的雨水。 功力:功能,功劳。

  莓:植物名,果实小,花托球形。 苔:植物名,根、茎、叶的区别不明显,生在潮湿的地方。

  创作背景

  诗人身处唐末乱世,社会动荡。王室的生活则越来越奢侈糜。.百姓们处在暗无天日、水深火热的境地。诗人一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,对劳动人民和现实生活有广泛的接触。他作此诗,实际上是借此乡村美景,反衬乱世不平。

  简析

  《春日山中对雪有作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把雪密而无声的状态写得十分逼真;颔联生动再现了春雪缀满枝头的景象,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;颈联描写春雪中的人事活动;尾联说春雪滋润万物,给山间松径带来一片生机。全诗以写景为主,描写了春雪过后,山村的清新自然之美;亦可从中品味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。

作者介绍
  杜荀鹤(846~904),唐代诗人。字彦之,号九华山人。汉族,池州石埭(今安徽石台)人。大顺进士,以诗名,自成一家,尤长于宫词。大顺二年,第一人擢第,复还旧山。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,朱全忠厚遇之,表授翰林学士、主客员外郎、知制诰。恃势侮易缙绅,众怒,欲杀之而未及。
热门推荐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