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经漂母墓

唐朝 刘长卿 浏览:

  昔贤怀一饭,兹事已千秋。

  古墓樵人识,前朝楚水流。

  渚蘋行客荐,山木杜鹃愁。

  春草茫茫绿,王孙旧此游。

标签:

  译文

  从前韩信为感念一顿饭而报恩,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。

  古时留下的漂母的坟墓打柴人还能认出,楚地的江河从前朝一直流到如今。

  小洲上的蘋草成为行旅之人的草席,山林中树木上的杜鹃发出声声悲啼。

  春草一片碧绿长得十分繁盛,我到此重游旧地。

  注释

  漂母:在水边漂洗衣物的老妇。汉代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家贫,在城下钓鱼,有一个漂母看到韩信饿了就给他饭吃,一直给了几十天,后来韩信作了楚王,召见漂母,赏赐她千金。漂母死后葬在楚都下邳,在今江苏邳县东。

  昔贤:指韩信。

  楚:战国时楚国,其后期已辖有江浙一带。

  渚(zhǔ):水中的小块陆地。

  蘋(pín):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,四片小叶,像“田一字,也叫“田字草”。

  荐:草席子。

  杜鹃:鸟名,一名子规、催归,传说其啼鸣出血。

  茫茫:茂盛的样子。

  赏析

 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诗。是人因经漂母墓而咏漂母事。

  第一句“昔贤怀一饭,兹事已千秋”,诗人的潜台词是说,虽然事过千年,但是漂母的精神却长留天壤。

  第二句“古墓樵人识,前朝楚水流”,出句实写,对句虚写,相得益彰。

  第三句的“渚蘋行客荐”,是说诗人只是“经”,无法备祭品,只有以“渚蘋”代之。“山木杜鹃愁”,就是为了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。这一联如同上联,虚实相间,颇见空灵。

  第四句“春草茫茫绿,王孙旧此游”,这两句语意双关:一是指汉时韩信封王后回到家乡报恩。《史记》:“(漂母)曰:‘大丈夫不能自食,吾哀王孙而进食,岂望报乎?’”二是指诗人自己游历此地,套用了《楚辞·招隐士》: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”说是春草又绿了,但是韩信这位“王孙”,却永远不会再来依食了。在诗人看来,“王孙漂母各英雄”,现在漂母尚得善终,尚有墓在,而韩信却落了个“兔死狗烹”的下场。至此,诗人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感叹。

  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,诗人途经漂母墓,有感古人“一饭千金”“知恩必报”的事迹,题咏留诗以纪念。

作者介绍
  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
热门推荐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