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白居易《首夏南池独酌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诗意赏析

浏览:
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白居易《首夏南池独酌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《首夏南池独酌》原文

《首夏南池独酌》

白居易

春尽杂英歇,夏初芳草深。

薰风自南至,吹我池上林。

绿蘋散还合,赪鲤跳复沉。

新叶有佳色,残莺犹好音。

依然谢家物,池酌对风琴。

惭无康乐作,秉笔思沉吟。

境胜才思劣,诗成不称心。

 

  《首夏南池独酌》译文

  暮春时分,各色花卉都已经凋谢了,但初夏将来,芳草十分繁茂。

  和暖的风从南方吹来,吹到我家池塘边的树林中。

  风来时把池塘里的浮萍吹散,风停时浮萍又聚集在了一起。池中的红鲤鱼不时跳出水面又沉回池底。

  树木新长出的叶子青翠欲滴,散发出美丽的光彩。林中黄莺鸣叫,晚春时节的黄莺鸣声依然婉转动听。

  我在池边喝酒,迎风弹琴,心中喜爱的依然是谢灵运的诗作。

  我握着笔沉吟苦思,想写出好的诗作,但是我做不出谢灵运那样好的诗,感到很惭愧。

  周围景色优美,可是我却文思枯竭,勉强做成了一首诗,看来看去却感到不满意。

  《首夏南池独酌》的注释

  杂英:各色花卉。南朝 齐 谢朓 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》诗:“喧鸟覆春洲,杂英满芳甸。”

  歇:凋零。花、木、草枯萎。

  芳草深:指已经是暮春时节。宋 曹豳《春暮》诗:“门外无人问落花,绿阴冉冉遍天涯。”

  薰风:和暖的风。指初夏时的东南风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》:“东南曰薰风。”

  绿蘋:绿苹,水中植物,亦称水苹,浮苹。浮在水面,叶绿色,夏天开小白花。

  赪鲤:赪指红色,赪鲤指红鲤鱼。沈:同“沉”

  残莺:指晚春的黄莺鸣声。 唐 李颀 《送人尉闽中》诗:“阊门折垂柳,御苑听残莺。”

  谢家物:参照下句“惭无康乐作”,是指谢灵运的诗作。谢灵运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,开创山水诗派。袭封为康乐公,世称“谢康乐”。唐李白 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:“吾人咏歌,独惭康乐。”

  秉:拿着;握着。沈吟:沉吟。

  境胜:景色优美。

  作者简介

 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

热门推荐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