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陈与义《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诗意赏析

浏览:
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陈与义《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《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》原文

《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》

陈与义

 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。秋杪,道中荷花无复存者。乙卯岁,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,卜居青墩镇。立秋后三日行。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,望之不断也。以长短句记之。

  扁舟三日秋塘路,平度荷花去。病夫因病得来游,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。

  去年长恨拏舟晚,空见残荷满。今年何以报君恩,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。
 

  《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》译文

  我曾在绍兴四年(1134)出守湖州时路过这里,时已秋深,道中荷花已一朵不存。到次年乙卯重来,是立秋后三日,只见满湖荷花盛开,舟前舟后,有如朝霞相映,一望无垠,遂记之以词。

  划着小舟在荷塘上行驶了三天,小舟在水面上平稳地行进着,两岸的荷花纷纷向后退去。我因为托病假才有机会来此一游,又恰好遇上满川雨后新秋的美丽景色。

  后悔去年乘船时候太晚,只见得满塘残败的荷花。今年我拿什么来报君的恩情。只好乘船相送,一路繁花到青墩。

  《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》的注释

  甲寅(yín)岁:即宋高宗绍兴四年(1134)。

  春官:即礼部侍郎。

  出守:出任太守。

  湖(hú)州:今浙江省湖州市。

  秋杪(miǎo):秋末。

  无复存:意谓全部凋萎。

  乙卯(mǎo)岁:指宋高宗绍兴五年(1135)。

  琐闼(suǒ tà):指宫殿门上镂刻的连琐图,这里代指宫门。

  奉祠(cí):宋代设祠禄之官,有宫观使、提举宫观、提点宫观等职。多以宰相执政兼领,以示优礼。老病废职之官,亦往往使任宫观职,俾食其禄。以宫观使等职,原主祭祀,因亦称为奉祠。

  卜(bǔ)居:用占卜选择定居之地。后泛指择地定居。

  青墩(dūn)镇:湖州南边的一座小镇。在桐乡县北二十五里,与湖州乌镇一水相隔。

  朝霞相映(yìng):形容荷花盛开色泽鲜艳。

  扁(piān)舟:小舟。

  秋塘(táng):指荷塘。

  平度:船在水面平稳行驶。

  病夫:词人自指。

  更值:又遇上的意思。

  洗新秋:形容雨后天空明净,犹如用水洗过一般。

  拏(ná)舟:谓牵舟,这里指乘船。

  作者简介

  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(现在属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热门推荐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