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大巧若拙的意思 大巧若拙的解释

浏览:

成语名字: 大巧若拙

成语拼音: dà qiǎo ruò zhuō

成语解释: 真正灵巧的人;不自炫耀;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。

成语出处: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讷。”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定语、分句;指不暴露自己

成语结构: 偏正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成语正音: 拙,不能读作“chū”。

近义词: 大智若愚

反义词: 不可一世 愚不可及

成语例句: 语言达到如此“大音稀声,大巧若拙”的境界可谓难得。

大巧若拙成语故事:

春秋时期,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:“最圆满的好似欠缺,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。最充实的好似空虚,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。最正直的好似弯曲,最灵巧的好似笨拙,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。疾走能战胜寒冷,安静能克服暑热。”

标签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老子的成语 大的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

热门推荐
带动物的成语
数字开头的成语
描写季节的成语
描写天气的成语
出自名人名著的成语
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