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字: 咿咿哑哑
成语拼音: yī yī yā yā
成语解释: 物体转动或摇动的声音,小儿学语或低哭声,也指鸟叫声
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7回:“那梢公点头,只不应岸上的人,把船望上水咿咿哑哑的摇将去。”
成语繁体: 吚吚啞啞
常用程度: 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声音等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咿咿呀呀
成语例句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7回:“只听得屋梁上边咿咿哑哑说话之声道:‘皇爷与娘娘只顾要掷四掷六,也让高力士起来直直腰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