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心旷神怡的意思 心旷神怡的解释

浏览:

成语名字: 心旷神怡

成语拼音: xīn kuàng shén yí

成语解释: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

成语出处: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

成语繁体: 心曠神怡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褒义成语
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
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成语正音: 怡,不能读作“tái”。

近义词: 赏心悦目 悠然自得

反义词: 心烦意乱 心如火焚

成语例句: 又登海天阁,见万顷银涛,千山削翠,心旷神怡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四十回)

心旷神怡成语故事:

宋朝时期,同年进士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很好的朋友,1045年滕子京任岳州知州,重修岳阳楼,请范仲淹写《岳阳楼记》。范仲淹知道他被贬心情不好,就写:“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

标签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近反义词的成语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

热门推荐
带动物的成语
数字开头的成语
描写季节的成语
描写天气的成语
出自名人名著的成语
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