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晨钟暮鼓的意思 晨钟暮鼓的解释

浏览:

成语名字: 晨钟暮鼓

成语拼音: chén zhōng mù gǔ

成语解释: 暮:傍晚。佛教规矩,寺里晚上打鼓,晚上敲钟。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。

成语出处: 宋 陆游《短歌行》:“百年鼎鼎世共悲,晨钟暮鼓无休时。”

成语繁体: 晨鐘暮皷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;比喻令人警悟的话
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近义词: 暮鼓晨钟

成语例句: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,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。(宋 欧阳修《庐山高》诗)

晨钟暮鼓成语故事:

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,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,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,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,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,高17米。杜甫作《游龙门奉先寺》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:“天阙象纬逼,云卧衣裳冷。欲觉闻晨钟,令人发深省。”

标签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比如的成语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

热门推荐
带动物的成语
数字开头的成语
描写季节的成语
描写天气的成语
出自名人名著的成语
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
© 2025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