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字: 折足覆餗
成语拼音: shé zú fù zhào
成语解释: 《易 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曰:‘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’言不胜其任也。”餗,鼎内食物。后以“折足覆餗”比喻力不能胜任,必至败事。
成语出处: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曰:‘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’言不胜其任也。”
成语繁体: 摺足覆餗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: 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近义词: 折鼎覆餗
成语例句: 明·杨慎《审己》:“二子审己量,乃视其力小任重,折足覆餗而犹不止者有异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