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字: 骇人视听
成语拼音: hài rén shì tīng
成语解释: 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。
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王劭传》:“或文词鄙野,或不轨不物,骇人视听,大为有识所嗤鄙。”
成语繁体: 駭人視聽
常用程度: 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使人震惊的事
成语结构: 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例句: 唯府兵之设,敛千岁已散之民而系之兵,庶几得三代遗意,能不骇人视听以就其事,而效见于后世。★宋·安焘等《〈周书〉序》
骇人视听成语故事:
隋朝时期,隋文帝杨坚任命曾在北齐、北周都作过官的王劭为“著作郎”。到隋炀帝杨广时,他还是“著作郎”,他靠的就是散布离奇故事,歪曲奇异现象,为皇帝散布永坐江山等离奇谣言,那些故事真是骇人视听。